周根保: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三声“第一枪”

编者按:笔者在癸卯年正月初二傍晚收原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原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周根保老首长的“急件”,即这位快八十高龄的老人家熬更守夜,撰写的观看2023春晚后的感想一文。

原本,我想像以往那样报告给常年刊发周司令员文章的“方志四川”。但因春节长假,不好意思在春节休假期间麻烦四川省方志办的领导和编辑加班加点的审核和编排(因为方志四川早已将春节期间的稿子编排好了),我只好在我的宣传平台(澳门法治报、新红网、中国民生新闻网等)上刊登此文,一起声援共和国老军人的心声!

 八一守护者、军挎记者陈龙狮敬于2023.1.24(癸卯年正月初四)

写在前面的话:

2023年春晚,“没有国防和军人”,没有一个台词、没有一段声歌、没有一个节目……

笔者看后,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篇文稿,目的,不言而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伟大的民族。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奋起反抗。

在可歌可泣的中国近代斗争史上,有三声“第一枪”,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下中国人,对近代蒙辱历史,应该铭记心底。

如果不是这样,按照列宁的教导,应视为对历史的“背叛”。

这话说得重吗?

不!

应该说,这正是当下伟大民族复兴奋斗中——

政治引领的迫切需要……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高级干部研讨会上,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有更宽广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历史。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特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基于这样的思维,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史的许多伟大事件、历史人物,作出了全新的评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还特别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特别是在西方敌对势力,以和平演变为目的,常常拿我们中华民族前辈、中国革命历史事件开刀,用一些胡编乱造的东西,来混淆视听。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对中国近代史中重大历史事件、老一辈革命家的评论,更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才不至于被那些歪理邪说,搅乱了我们的耳目。

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三声“第一枪”的战史,对每一个中国人:

都是一个鲜活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都是一次鲜活的国防教育课。

下面,笔者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说说这三声“第一枪”,是如何改变中华民族之命运的浅见。

一、英国人1840年打响的侵华“第一抢”,把沉睡了几千年的东方大帝国惊醒了

历史表明,改变中国之命运,第一声“第一枪”:是英国人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打响的。

中国近代史上所遭受的一切屈辱,全是英国人这声“第一枪”,一手造成的。

1840年6月22日,英国趁机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引爆了林则徐虎门毁烟壮举。

英国人竟然借此,悍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7月2日,英舰“布朗底”号抵达厦门,与守军发生了炮击,旋即退去。

7月6日凌晨,英军再向定海县城进攻,守军望风溃逃……

1840年的中国,看起来硬大精美,号称“天朝大国”,其实就像一个易碎的花瓶。

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入侵中国千年封闭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软弱腐败的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美、法等国,纷起效尤……

1856年至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又割走了大片领土……

当然,也正是鸦片战争的“第一枪”,不仅激起了农民的排外反应,而且激起几乎中国政治、知识等各界精英人士的奋起反抗……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心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这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它使全中国为之震动……

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随后日本人搞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

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

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掉日本人这一残忍屠杀史实……

在近代史上,在八国联军时,沙俄为了自己利益,逼着中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从我国巧取豪夺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位居世界第二的法国,在不断抢劫中,再次用大炮打开清政府大门后,又一把火烧了圆明园,抢走了我国海量珠宝……

值得一提的还有,奥匈帝国,当时入侵中国的人数不到400人,也狐假虎威,强迫清政府割让了天津……

中国人更不能忘记的还有美国,从鸦片战争开始,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迫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强迫清政府签了《中美望夏条约》,掠夺中国大量财富……

美国人直至今日,仍在千方百计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打压……

美国人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复兴、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的阻力……

中国人绝不可等闲视之!

近代中国历史,庄重表明,英国人打响的侵华“第一枪”,使中国开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坑;中国从此国运陡然下滑,从此陷入西方列强欺凌之中……

这一史实,对当下中国人的重大启示,是血淋淋的一句名言:“落后就要挨打”!

当然,也正是这声“第一枪”——

开始把沉睡几千年的东方雄狮从迷梦中惊醒……

为了寻找出路,中国人接连尝试了许多办法。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官方的洋务运动;从维新派的变法改良,到封建政治体制改革,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效而失败……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民族救亡;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此刻,代表中国先进力量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汉打响了第二声“第一枪”……

二、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打响了“第一枪”

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二声枪响: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响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正确认识第二声“第一枪”的历史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新起点,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让我们看看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巨变——

19世纪和世纪之交,中国局势越来越危急。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武装占领北京,居民门口还要分别悬挂占领军的国旗。

这一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

它像可怕的噩梦,沉重地压在每一个爱国者心头。

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在兴中会成立时宣言中,沉痛写道:“蚕食鲸吞,己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他响亮地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把推翻清政府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历史功勋,在于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深夜,武昌起义新军,一声枪响,不仅吓跑了总督,也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

中国封建社会有个头,就是皇帝。

一旦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

结束君主专制,不仅民主精神高涨,而且思想得到很大解放。

这是一种无形力量。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思想解放的洪流不可阻挡。

半年后,孙中山建立起第一个共和国,第一次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不屈不挠的斗士。

可惜,死得太早;

可惜,选错了接班人……

人们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精英,不屈不挠,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最后革命果实被蒋介石篡夺了。

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但中国革命怎么搞?一直处于迷茫的探索中。

1924年,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人,按照莫斯科的指令,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组织和宣传工农运动上,放在帮助国民党如何壮大发展国民革命军上……

史实表明: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共第一次合作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客观地说,中国革命离不开共产国际的支持。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且共产国际还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

大革命运动,不仅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而且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影响力得到迅速扩大,迎来工农革命热潮的迅速高涨……

但共产国际对中国形势误判,却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这也是不辩的事实。

正如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贺晓明著《贺龙的1927年》一书指出:联共“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经常迎合国民党提出的要求,反而压制共产党,甚至以组织命令达到目的。大革命中,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将国民党推向领导地位,这是最大的不公。”

1924年6月,在联共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建立起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很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参加军校学习,军校为当时的革命战争培养了大批骨干。

1924年底,以黄埔学生为骨干成立了两个教导团,到1925年10月便扩大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周恩来同志任政治部主任,许多共产党员担任了各级的领导工作。孙中山和广州国民政府,依靠这支革命武装,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打下了基础。

北伐军根据我党制定的战略方针,确定以湖南、湖北为主战场,集中八个军的大部分兵力投入战斗,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先锋,直插湖南。

1926年8月26日,著名的汀泗桥战役揭幕,叶挺独立团一马当先,猛冲猛打,势如猛虎。27日凌晨,从山顶插入敌背,迫使敌军溃退。28日,占领汀泗桥,乘胜夺取贺胜桥。

1926年,北伐大军占领汉口、汉阳,10月10日,北伐军四路总攻武昌,叶挺独立团首先登城。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月底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

北伐军在短短十个月内,席卷了半个中国。

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进一步组织起来,在各地,工会由工人集中的大城市扩展到县城,他们拿起刀枪和铁锤,展开了震惊中外、波澜壮阔的斗争。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组织起来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许多地方把几千年的封建特权打得落花流水,许多地方建立了农民政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

1924年到1927年的大革命,从广东出发向长江流域发展犹如初升的朝阳生气勃勃……

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向革命发动了猖狂地进攻。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策划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并从第1军中排挤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共产党员,解除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武装;

1926年5月15日,蒋介石又提出了所谓的“整理党务案”,限制和打击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1926年11月北伐军占领南昌,蒋介石自负羽毛丰满,便导演了“迁都闹剧”……

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支持下,蒋介石从1927年3月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开始了血腥的屠杀。

3月6日,蒋介石指使爪牙在赣州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同志;

3月17日,蒋介石命令青红帮流氓一手制造了九江“三·一七”惨案;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优秀共产党员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孙炳文被杀害;

4月15日,李济琛在广州叛变屠杀优秀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毕磊等;

5月17日,蒋介石指挥独立十四师长夏斗寅,发动叛乱威胁武汉……

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对共产党人及人民群众进行大屠杀……

从4月12日开始,每天每夜都有成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送上刑场。

蒋介石血手一挥,各地反动派屠刀四起,南京、广州等地,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流血……

白色恐怖笼罩着长江一带和东南各省。

步蒋介石反革命后尘,汪精卫于7月15日,举行所谓“分共会议”,和蒋介石共同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此时,蒋介石、汪精卫、李济深、冯玉祥、唐生智,一齐挥舞起屠刀向共产党人杀来……

仅从1927年4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32万多。

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最终失败了……

此时中国,名义上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各个领域都受着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控制,从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到1931年开始的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局势仍然乱得一塌糊涂,中国依然没有摆脱衰颓的命运……

蒋介石靠夺取北伐战争胜利果实,名义上“统一了中国”;

但中国仍然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

仍然弥漫在饥渴和死亡之中……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这时候,传来了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第三声“第一枪”……

三、南昌城头的枪声,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

在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朱日和沙场阅兵讲话中,首先宣称:“90年前的今天,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诞生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南昌城头第一枪的伟大历史意义中,特别指出:“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城头枪声”历史意义,予以了一个新的定位。

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

南昌起义,堪称伟大壮举!

这是人们的共识。

但真正读懂这声“第一枪”意义的,毛泽东是第一人。

仅举两例:

例一、坚持在军旗图案中加上“八一”两字

1948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提出了全军统一军旗问题,确定由周恩来主持军旗工作。

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军征集军旗式样。经过3个多月,征集到500多个样式,设计小组预选30多种方案,制成“样旗”,送周恩来审选。这些方案,一致为红底,有以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但均无“八一”二字……

周恩来后来回忆这一经过,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定军旗的图案的时候,正是解放战争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我和毛主席在一起工作。各种图案都选不上。毛泽东同志就说,何必另选呢?把‘八一’两个字写上就是一个图案了。我说,红军获得成功是井冈山开始的,八一起义是失败的,恐怕用‘八一’,两个字不一定恰当。毛主席说,不对,八一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开了第一枪,秋收起义在八一起义之后。”

这一段朴实、简单而又有力的话,在笔者的心灵激起了长久的激动。多么闪光的语言啊!它不仅是对毛泽东对南昌起义历史地位的科学总结,而且凝集了历史伟人对南昌起义的特殊情怀。

毛泽东在军旗审定方案中,还亲笔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军旗,誉称“军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是人民军队荣誉的象征,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象征。

八一军旗的确定,倾注了毛泽东同志对南昌起义的特殊情感,也是毛泽东对“八一”枪声深刻含义的解读。

“八一”是什么?毛泽东一席话,尽在不言中。

例二、坚持“八一”建军节

1967年2月4日下午,在南昌城中心人民广场(现在八一广场),召开了10万人“彻底摧毁‘八一’建军节,誓师大会”,“文化大革命”的“造反派”,要大造“八一建军节”的反。

同日,《江西日报》,刊登了《彻底摧毁“八一建军节”》的社论和《向全军通电》……

……

1967年,毛泽东于7月26日,同准备回北京参加八一建军节招待会的杨成武谈话。谈到有人要把9月9日秋收起义纪念日作为建军节时,毛泽东说:“这是错误的。南昌起义是八月一日,秋收起义是九月九日嘛。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八一建军节是1933年中央苏维埃政府做过决定的,这件事不能变。南昌起义是全国性的,是大政治,但政策错了,失败了。秋收起义是地区性的,不能因为我参加了,就吹上天。还有许多起义都是地方性的,与‘八一’,不一样。……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国民党打响的第一枪。今年是建军四十周年,建军节招待会要搞好,规模要大些,请各位老帅都参加,由你致祝酒词。”

毛泽东还在1969年,“6月30日上午,在南昌听取江西省革委会和省军区的负责人”,汇报“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后,指出:“现在解放军建军节还是定在八月一日,因为‘八一'起义是中央决定的,‘八一'是全国第一个暴动,是打第一枪。”

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特殊年代,毛泽东对八一建军节的肯定和坚持,揭示了毛泽东心目中,对八一南昌起义历史地位不可动摇的肯定。

从上述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八一”枪声,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意味着什么呢?

请读者自己慢慢体会吧……

在纪念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站在大历史、新时代的高度,对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做出了全新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南昌起义历史背景时,从共产党人坚守党的使命与初心的视野,讲了一段含义极其深刻的话,他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共产党的初心、历史使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阐述了发动南昌起义的紧迫性、重要性,令人醍酮灌顶。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赶尽杀绝”“命悬一线”这八个字,深刻揭示了中共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含义深刻透彻。

批判的武装绝不能代替武装的批判,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悟出了“只有拿起枪”,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担起中国革命的重任,才能改变人民的命运,才能完成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里行间,透视了一个重大的真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第一次重大觉醒,说明党发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与使命、救国救民的高度政治自觉生动体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面对大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中国共产党没有退却,没有沉默,而是挺起胸来,冲破了共产国际的思想束缚,开创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斗争的首创——

对南昌城头打响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有的史学家称:这是中共历史上思想上第一次大解放。

还有学者称:南昌起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军事暴动,而且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建军九十五周年的庄严时刻,《求是》杂志,再次全文登载。

笔者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建军思想,而且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是我们百年强军之路的强大的思想指南,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坚定不移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坚定不移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全军,以实际行动落实二十大精神,为实现我党百年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真是感想良多……

有人曾经问,南昌起义主力失败后,起义军所剩无几,在短短二十二年后,它不仅拥有千军万马,而且夺取了政权,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靠的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靠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筑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在建军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又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

这不仅是对南昌起义、人民军队成长史的总结,更是对建设世界一流新型人民军队的庄严宣誓。

南昌起义的伟大壮举,生动诠释了:“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的伟大真理。

党的领导,如定海神针,中共能顺利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靠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核心领导;

起义军余部能走上井冈山,揭开朱毛会师、创造工农红军的新的一页,靠的是以朱德、陈毅为核心的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军不变的军魂。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北京天安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终于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中说:“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他还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胜利,也是人民军队英勇奋战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总结,深刻说明南昌起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伟大事件”的意义。联想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几年的发展史,对南昌起义“第一枪”历史意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历史如同永恒的坐标,它给人启迪和指引。

正是南昌起义,共产党人才深刻吸取失败教训,领悟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谛。

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大地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中国革命一扫大革命失败后的阴霾,进入了气势磅礴的土地革命新时期,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走向领导中国人民复兴圆梦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大幕。

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老歌,开头几句歌词是:

“雄伟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从无到有,

靠谁人?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泽东……”

这首歌词,正是“八一枪声”生动的诠释;也正是“朱毛井冈山会师”历史意义的鲜明写照。

相信在祖国大地飘扬的八一军旗,在百年强军的伟大民族复兴中,一定能早日插到祖国宝岛——台湾!

 

〈注,这篇文稿,是看了“没有国防和军人的2023年春晚后有感而作”。)

 

作者简介:

周根保同志是共和国老兵,曾先后担任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原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八一精神”的研究、宣传、弘扬作贡献!

 

消息来源: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

责任编辑:陈龙狮

本文由 澳门法治报 作者:陈龙狮 发表,其版权均为 澳门法治报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澳门法治报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4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