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浅谈中国的“过年”

编者按:今天是甲辰龙年大年的初八,也就是2024中国新年长假的最后一天。特此,分享一下我的老朋友发来的《过年》!

今年的“年味”挺浓,于是笔者获悉杜华【内蒙古包头市人,194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土右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电局局长,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长助理、陈列展览部主任,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研究员、首席专家,在博物馆学、地方史学、古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书法学、民俗学、文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196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来,有自由诗、格律诗、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剧本发表于自治区、市内外报刊,10多部剧作由当地专业和业余剧团演出。退休后,致力于古诗词创作】他在百忙中为我报社写了一篇《过年》(年三十到正月十六),请大家分享、收藏。学习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谢谢大家!

年三十、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小尽为二十九,也称“年三十”。年三十也是年节的第一天。

年三十的一大早,街上、村里便放起炮来。孩子们这天起得最早,穿上了新衣新鞋新帽,带着小鞭炮,东家跑,西家串,看年画,看对联,看灯笼,比炮多,比炮好,比炮响,称为“跑大年”。大人们还继续忙碌。男人们贴门神,贴对联,贴大字,贴年画,还要给神位前摆上供品、供器和香炉。有的人家没有香炉,就用木升盛上黄米或小米当香炉。同时将“天地爷”、“灶王爷”等神像“请”入神龛。神龛两边也贴上对联,如灶王爷龛上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披“一家之主”等。春节的对联有窗联、门联、大门联、棚圈联、仓库联等之分。横披称为“躺子”。另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炭积如山”等小竖联和大大小小的斗方。“抬头见喜”多贴在房梁上或门窗高处,“出门见喜”则贴在家门或院门外对面的墙上,“炭积如山”贴在煤炭仓上。此外,还有井上、树上、车上、鸡窝上等等,都贴上相应内容的吉庆对联。斗方有单字的,如“福”字等,也有四字的,主要贴在房檐下的柁头上和门扇上、库房上、粮囤上等。贴罢对联后,再在房檐下贴上黄、红、绿、紫四色大字。神龛上也要贴大字,不过,规格要小得多,是宽约3寸许的细长联幔。如果是守孝之户,一般是第一年贴黄纸对联,第二年贴蓝纸对联,第三年恢复贴红纸对联。有的只贴一年蓝色对联。最后,将灯笼挂起来,将青翠的柏叶插在门头上。于是,人们真正感觉到,年来到了。

这一切都办好后,就要去坟地祭祖了。当地祭祖有四次,分别是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大年三十。且大年三十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到坟地祭扫敬供,有容谱的还要在堂屋内张挂容谱,并要设供品,如枣山、干果等,每顿饭前都要燃烛焚香,磕头祭拜。

女人们则忙于做年饭。首先要焖一锅隔年捞饭,旧时一般焖糜米饭,现在多焖大米饭。焖好后,除中午吃外,上面按上红枣,年后吃,表示“连年有余”。其次要炖肉炖鱼,鱼是必须要炖的,也是连年有余之意。

商家们绝不放过这天的商机,各店铺继续开门。没有置办齐全年货的,赶着在中午店铺关门前置办。熟人们见面后,笑喜喜地打着招呼:“齐备啦没?”笑喜喜回答:“齐备啦?您(niān)们也齐备啦哇?”“就等笼旺火响炮的了,一响炮就齐备啦!哈哈哈……”

午饭是十分丰盛的。米饭炖肉,烧鸡烧鱼,还要小炒几道菜,当然,糕也是绝对不可少的。

吃过饭后,家家劈柴打炭,准备垛旺火了。之前,要将整个院彻底打扫一遍,洒上水,再放一阵炮,便开始垛旺火。先用彩色纸将旺火架四面糊好,贴上“旺气冲天”的竖联。旺火架上放一个干锅或铁盘,干锅内盛满沙土或炉灰,做旺火的底盘。有的人家在夏天就用专用模具脱一种煤砖,称“煤煰(gāo)子”,专门用来垒旺火。而大多数人家是选用优质易结焦的块炭叠垒。垒旺火时,先在底盘上垛五墩砖,每墩两层,里面塞以易燃的穰柴,穰柴上立一小捆劈柴。将较大的块炭像架桥一样,架放在砖墩与砖墩的空间上。如此一层垒垛起来,状如一座黑宝塔。垒旺火是很有讲究的,既要垒得圆,又要垒得尖,还要牢固,因此垒旺火时须格外小心。如果垒不好,燃烧时容易坍塌。过年时旺火坍塌是大不吉的。所以有的人家宁可不笼旺火,主要是怕坍塌。旺火垒好后,用彩色纸剪一个拉幔花,搭在旺火上,将柏叶插在旺火眼上,再往炭上面烧一些麻油或柴油,把地上的柴炭打扫干净,放三声炮,垒旺火的工程就算圆满了。

从年三十这天,有许多忌讳。特别是在言语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破”、“败”、“灰”、“赖”、“完”、“不够”、“不行”、“没有”等等。相互打招呼询问对方的准备情况只能问“齐备”,不能问“便宜(biànyí)”,因为“便宜”是指安葬死人时问的话。

到傍晚时,首先要把水瓮打满,把灯笼点着,把所有房间的灯点着,终夜不熄。这时候,大人们才洗脸,换新衣,穿新鞋新袜。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各神位和祖宗牌位重新摆一遍供品供物。供品取“五”字,意为“五福临门”。即供桌上放五个小盘,分别供凉菜,干果、鲜果、油食、花供(即花馍)等,特别是要摆上枣山。之后便点烛、焚香、奠酒、放炮,最后是作揖磕头,三叩九拜,叫“安神”。意思是给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发出请帖了,让其初一一早来家。俗话说:“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所以“安神”炮要放很多,持续很长时间,安神炮放过以后,则要求寂静,不仅不再响炮,也不许大声喧哗,不准到处走串。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开了饺子。于是,熬年开始了。

熬年除夕,当地人称“大年夜”。大年夜,家家户户不睡觉,称为“熬年”。“熬”,当地有劳累、忍受、把望、坚持、度过之意。熬年,即以神圣、恭敬和欢乐、企盼的心情、姿态,忍受通宵不眠之劳,坚持度过除夕团圆之夜,迎接自己新的一岁第一个清晨的到来。

点亮灯烛、垒起旺火、安过神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包饺子。饺子里,多包入硬币,据说吃饺子时,谁吃到硬币谁有福气,这一年里一定会交好运。包完饺子后,全家人开始玩,或打扑克,或打麻将,或讲故事,或说绕口令。这一夜,不许大声吵嚷,不许在地面或院内洒水、倒水,不许扫地。

在包饺子的同时,多数人家还要煮一个红蕃瓜,吃蕃瓜取翻身之意。有的地方讲究年夜饭吃面条,面条擀得很长,吃一半,留一半,称做连年面。当然,美酒大肉是不可少的。

当电视普及后,大年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千家万户的通俗。玩耍中,说笑中,吃喝中,大家都期盼着一个在神圣的时刻举行的神圣的活动:接神和敬祖。

接神 敬祖旧俗认为,在大年夜,天上各路神仙都要来到人间,与人间同享太平欢乐之年。为迎接众神光临,故有“接神”之俗。据说,各路神仙光临后,又都回到天庭,只有灶王爷留下来,继续坚守岗位。旧时接神一般是在寅时,即凌晨3—4点钟进行。以后越来越早,一直提早到子时,即12点左右。因为据说谁家发得旺火早,神仙就会先到谁家。现在虽然已不讲迷信,但春节联欢晚会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就开始发旺火接神了。

时辰一到,首先要“发旺火”。将火箸放入火炉中,烧红后,插在旺火底部的穰柴中,然后几个人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向里面扇风,于是烈火呼地一下着了起来,燃着木柴,燃着大炭。刹那间,家家门前青烟直上,院内七八堆旺火红光映天,爆竹之声如爆豆一般响彻夜空,整个世界仿佛沸腾了一般,延续时间长达2~3小时。此时此刻,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院中是通红的烈焰,上空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旺火发着后,就要接神了。接神由家庭男主人操持,女人们是不许操持这种圣事的,只许在一边恭恭敬敬地观望。男主人先净了手,再放三声接神炮,给各处神龛内的神像重新添上新香,摆上新供品,匍匐于地上的拜毡,虔诚叩拜,此举即谓之接神。建国初,过年接神中的一些迷信活动渐简,“文革”期间,接神活动被作为“四旧”而破除。上世纪80年代后,接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在民间逐渐恢复,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虽有接神称谓和供品但无跪拜之礼。

接回神后,家族内要举行隆重严肃的敬祖活动。这时,同族各户男女一齐来到供奉祖宗神位、容谱的祠堂或堂屋内。重新燃红烛,焚条香,上供品,烬黄表,响鞭炮。人们严肃诚敬,叩敬祖先。叩拜时,由长辈带领,按男左女右站立在两旁,依长幼辈分一一向祖宗神位焚香、跪拜。

接神、敬祖仪式结束后,人们重新回到各家院内,大家围在自家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放爆竹,放焰火,转旺火。转旺火也是当地熬年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当旺火大烟冒过后,全家老幼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为的是驱邪求吉,一年通顺。不能出院的老人、婴儿、病人也都把贴身穿的䙅子、衬衣拿出来,围着旺火烤一烤,转一转。据说,转旺火可以怯病除邪。还有将白面“点心”(过年时蒸的点红点的馍馍)扎在筷子上,置于旺火上烤,据说食之也可去百病。孩子们更是走街串院,把街坊邻里的旺火都转遍。

在接神时,当地有请鼓匠的习俗。接神前,鼓匠沿街吹打,挨门拜年,有钱人家请回院内,吹打一通,以增添喜庆气氛。

除夕夜,出嫁的女儿忌在娘家。如必须在娘家呆,接神时,女儿必须躲到厕所回避,等接完神再出来,否则对娘家不利。

揣元宝过去,接完神后,全家老少开始包饺子。“饺子”的称谓从“角子”而来。至今当地还有人称饺子为“角角”(jia入声)。旧时,二人台《拜大年》、《五哥放羊》中,有一段相同的道白:“白面捏下钵钵,羊肉脞下末末,你给哥哥圪扭圪扭捏上两个角角”。旧时,包饺子不是用擀杖擀皮,而是用手捏,后来才发明了擀杖擀皮子的技术。“角子”是元宝的一角,是元宝的一部分。而“角角”的形状酷似“角子”,故名其曰“角子”,后演变为“饺子”,将大年吃“饺子”称为“揣元宝”,意为“进宝”。为使饺子真有元宝之意,过去在饺子中包一枚铜钱(制钱),谓之元宝,谁吃到元宝,谁在这一年就会发财,万事如意。

旧时,煮饺子大约在卯时至辰时之交,并调一盘绿豆芽,另加一些豆瓣儿等腌制的小菜。

煮饺子之前,同家族的人要相互拜年。拜完年后,即开始煮饺子。煮饺子如遇饺子破裂,忌讳说“破”,而说“挣”。饺子煮熟后,要放炮,且将第一碗饺子敬祖宗神位,接着,让孩子给长辈送,再给邻居送。邻居也会送来饺子。这样,大年初一的饺子就有各家各户的。

现在,水饺在春节前或年三十就包好了,也有一些家庭买市场速冻水饺。吃的时间也因人而异,三十傍晚或初一早晨随时煮食。水饺里的铜钱也由人民币硬币代替。

吃饺子前,孩子要给爹娘磕头,行三叩九拜之礼。爹娘受头后,也要给孩子压岁钱。上世纪70年代后,已不时行磕头,只行鞠躬礼,并道一声“过年好”。受礼者也要给压岁钱。有的人家,除夕夜就给了压岁钱,这是不懂礼俗,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没有好处。

吃罢早饭,把屋子收拾干净,预备茶点小吃,有的还置备酒菜,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信仰佛教的人家,在年初一吃素。一者,初一、十五信佛教的人本来就把斋吃素;二者,正月初一是弥勒佛主的诞日。早上吃素饺子,中午吃素烩菜。

从这天起,女人忌针,男人忌劳,直到过了破五以后。

拜年拜年是中国人的重要礼俗。当地拜年从正月初一凌晨开始,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后基本截止。俗话说:“有心拜年过了寒食也不迟。”虽为玩笑话,但也说明拜年时间之长。

旧时,拜年活动按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同宗族内晚辈给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如在同院或邻近居住,则于正月初一凌晨接过神敬过祖后进行。这次拜年十分讲究。家族内,从叔伯亲属依辈分大小,成双成对地排着,先拜容谱(祖宗),而后拜爷爷奶奶辈,再拜父母辈,拜完长辈后,在同辈中小的拜大的,即兄弟弟媳给兄嫂拜。子辈拜完后,孙辈也以同样的方式拜。未婚的,则只有男子拜,女子不拜。届时,各家各户屋内地下铺一块拜毡或垫子,拜年的进门后说:“给爷爷拜年磕头啦。”受头者说:“磕下哇。”或“甭磕啦。”或“一了儿了哇。”于是,磕头者作三次揖,每次作揖后,伏在地上磕一个头。此谓三叩九拜。给爷爷磕完头后,再给奶奶磕。不能同时给爷爷奶奶磕。给其他长辈(父辈)亦同。同辈拜年则不磕头,只作揖一次,或行鞠躬礼作罢。凡未成年的子孙拜年磕头后,长辈要给压岁钱,成年后则作罢。如果新媳妇给长辈拜年,则都要给压岁钱,且钱数要比其他人多许多。给外面拜完年后,最后回家给父母磕头拜年。二是给近亲中长辈(包括同地域居住的同宗族长辈)拜年,一般是正月初一上午进行。三是闺女女婿到娘家拜年,一般是初二上午进行。届时,女儿女婿带上丰盛的礼品礼物,给娘家拜年。四是给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其他亲戚长辈拜年,可在初一、初二和初四的任意上午进行,初三忌拜年,初四大拜年。五是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亲戚拜年,要在初五后的任意上午进行。六是给其他人拜年。如同事、同学、朋友等,则互祝“恭禧发财”、“过年好”等。七是团拜。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微信拜年等。

另外,当地有新人拜年的习俗。即头年结婚的新人,第二年春节要到双方亲戚家拜年,且各家都要给新人压岁钱。初一时,在男方同宗亲戚家拜年。初二如娘家在当地,则到娘家同宗亲戚家拜年。初三至初七不出门。初八后,到双方非同宗亲戚家拜年,直到拜完为止。

年初一中午的饭特别讲究,最少也要四、五个盘,多则十多个盘。有凉拌豆芽、红烧猪肉、烧鸡或焖鸡、炖鱼、丸子、煨牛肉、炖羊肉、炒干豆角等,还有锦杂烩菜。主食是糕、点心。全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饮美酒,吃年饭,称为吃“团圆饭”。

接财神正月初二是财神节,当地有接财神之俗。接财神也要笼旺火。初一傍晚,垒好旺火,初二凌晨发旺火、放爆竹、接财神。接神仪式如初一接全神。村民、市民初二接财神的不很多,主要是商人、店铺老板等,气氛较初一为逊。

初二 早上也大都吃饺子。有的家庭早早预备丰盛午宴,准备接待亲朋好友上门拜年,特别是这天要接待前来拜年的闺女女婿的人家,午宴之丰盛大大超过初一的年午饭。

迎喜神初三为迎喜神日。这天清晨,农户把牛角涂彩,披红挂绿,牵到农田,然后对着牛头焚香、烬表、燃柴烧火,牵牛转三圈后返回。也有的骑上自家的牲畜到旷野奔跑,返回时每人拣一小块土坷垃供于神龛并烧香磕头拜之。其实这是古之“迎春”遗风。初三这天,忌拜年,忌打扫。

初三开始,村里举办的秧歌队、高跷队等开始活动,先在本村本社表演,慰问军烈属、五保户和村中上年岁的老人,而后逐门逐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热情招待,临走时赠以烟酒作为酬报。表演完毕后,扮小丑的“二八猴”从主人住家门内上槛上摸取“毛篮篮”,大伙分食。毛篮篮是一种像刺猬形状的面馍,年前蒸制,过年时搁在室内家门槛上,待干后在过二月二时与枣山馍一起食用。

过破五·送穷正月初五民间习俗为“破五”,常言“大破五”。传说姜子牙封妻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大概人们为了避穷神才称这天为“破五”吧。“破五”日,在当地来说有许多讲究,就是在初五的前四天里,家家不动扫帚、不动针业、不洗衣服、不农事劳作、不远行、忌用生米面做饭吃等。过了初五,这一切守制就破除了。在初四晚上或初五一早,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把旺火灰渣、尘土、香灰、爆竹纸屑扫置簸箕中,并剪黄表纸人于其上,送焚十字路口,并燃放爆竹,谓之“送穷”或“送穷媳妇”。当地有“扫穷送穷,一年顺通”的说法。

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三十午时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五早上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

初五忌出门,不拜年。

人七日初七谓之“人七日”,当地方言急读为“人七儿”。《东方朔传岁时书》记载:“天地初开,一曰鸡,二曰狗,三曰猪,四曰羊,五曰牛,六曰马,七曰人……”。据上世纪70年代湖北考古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人日之俗起于先秦时。传说女娲造世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造了人,因此,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因为是人类的生日,所以要庆祝纪念,过人七日(人七儿)节。这一礼俗,与基督教《旧约·创世纪》中上帝七日创世的神话太相似了,也与我们今天的星期周历暗合。

人七日古代又名“灵辰节”。为何叫“灵辰”?明代张存绅在《雅俗稽言》中解释说:“人日,一曰灵辰,以人为万物之灵也。”而当地关于“人日”的传说则从另一个角度做了注解。传说人的魂灵于除夕夜出走,于初七日夜归。原来是人的灵魂回家附体之日,故曰“灵辰”。于是,当地风俗于初七这天夜里点灯置于门上,喻自己的灵魂望灯而归。初七日忌出门远行,即使外出也必须要赶回家,否则回了家的魂灵难以附体,当年多灾多难,病魔缠身。

 

八仙日初八日谓之“八仙日”,或称“游八仙”。游八仙以祭祀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和出游相结合成俗而来。是日,提倡出游或走亲戚,谓初八这日是出门办事的好日子。新女婿新媳妇出外地亲戚家拜年。请客活动自此日开始。过年时,当地盛行请客之礼。主要是亲戚之间互请。请客也极有讲究。头一天要安人,即发出邀请通知。其时没有信息工具,只能去人传达。第二天,还要亲往被请人家中邀请。俗语云:“安人不请人,顶如誵憱(xiāocù)人(欺负人)”。初八出行昭示着春节的第一个高潮结束,人们可以各行其是为自己的事业奔忙了。

初八还是祭星之日,祭星又称“顺星”,与“顺心”谐音。旧时,正月初八晚上,家家都要举行名曰“遥祭北斗,顺禳星辰”的祭祀仪式。《萨拉齐县志》载:“及夕,燃糕灯如子孙数,跪院心前,遥祭北斗星神,愿子孙恭顺勿逆。”俗称祭“顺心”,现已多不举行。

初八又是火神诞日,民间户家有设祭焚香之俗。

十子日初十日为鼠日,谓之“十子”,也称“实籽”。老鼠俗称“子神”,即生命繁衍之神,传说老鼠在这天娶媳妇。晚上,要在瓮旮旯、墙角点灯焚香助兴。祭鼠实际是人的生殖崇拜的俗传,希望自家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十二属相中子鼠为首,象征时序和事物之开端。

当地这天有吃莜面之俗。蒸莜面时,制作莜面小臼十二个,分为十二个月,与其他鱼鱼、窝窝一起上笼蒸制,出笼时看其小臼内积水多少,以主卜某月雨旱。此日还要祭拜五谷。将糜、麻、谷、豆、麦五种粮食放在五个碗内,作为祭祀对象,焚香鸣炮,对天祈祷,以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称“接籽头”,故称“实籽”。

此日,妇女忌针。

杨公忌日“初三、十三、二十三,搓麻捻线賊相攀。”这是当地的一句谚语。过去,人们逢三必有所忌,正月十三是一大忌之日,叫“杨公忌日”。俗语还说:“犯了杨公忌,百事不如意”。此日不仅忌出门、忌劳作、忌动土、忌婚嫁……,总之,一切重大举动都在禁忌之列。

正月十三“杨公忌日”,全国都各地都有相似的禁忌讲究。那么何谓“杨公忌”?这位杨公指的是谁?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说,杨公是很久以前一位姓杨的老翁。这位“杨公”有十三个儿子。有一次在与邻居发生争执时诅咒道:“我有十三个儿子,即使一个月死一个,到了年终还有一个可以留下来陪我过年。”没多久他的儿子就开始一个一个地死去,而且是每隔二十八天就死一个。到了过年前,最后一个儿子也死掉了。从此以后,每个月杨公的儿子死的那一天就被称作忌日,又叫“杨公忌”。

二说,杨公是指唐朝风水术宗师杨救贫。此公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因他一生用堪舆术为无数穷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世人尊称他为杨救贫。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定了十三个忌日,正月十三是第一个。

三说,杨公为宋朝名将杨业。相传正月十三为宋代杨家将金沙滩败绩,杨业两狼山头撞李陵碑殉难之日。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的杨家将,就把这天定为“杨公祭日”。

此日忌出门、忌劳作、忌动土。

闹元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把夜称宵,所以叫“元宵节”。元宵节与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活动有关。三官又称三元大帝,其诞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故称三节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元宵节即上元节。因此,把元宵节期间的各项活动综合起来叫闹元宵,又称闹三官。

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有焰火、灯会、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打腰鼓、转九曲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元宵节从准备到结束要大庆5天,即从正月十二开始,至十六日结束,每日社火不断,锣鼓齐鸣,车马喧天,火树银花,热闹非凡。

正月十二,搭彩棚,也叫搭灯棚,搭三官棚,称作“三官庙”,并将其塑像“请入”,摆设香炉、供品等,百姓骛远驾近,前来上供,祈愿一年风调雨顺好收成。

正月十三,挂花灯,所以这日又称试灯节。三官庙开始唱戏。开始栽“九曲”、秋千架、旋床架等。各种红火如高跷、彩车、龙船、龙灯、狮子、抬阁、脑阁、皇杠、秧歌一齐出动,沿街表演,称为“踩街”。实为预演、彩排。

正月十四,上午和下午,文艺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表演,各单位给予烟酒或钱币赞助。乡村文艺队在本村表演。夜间,沿街各单位、店铺点燃旺火。花灯展区的花灯全面开放,迎接参观。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光十色,美轮美奂。村民、市民相拥如潮,前往花灯展区观灯,各文艺队也要到花灯区表演一番。旧时,花灯皆为彩纸或纱绢手工糊制,质朴而生动。二人台《打连成》以唱词的形式,描述了元宵灯会的盛景:“正月十五闹花灯,我和连成哥去观灯。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绿茵茵;芫荽灯,碎纷纷;韭菜灯,宽铮铮;茄子灯,紫盈盈;老虎灯,抖威风;摇头摆尾狮子灯;老汉灯,拄拐棍;娃娃灯,打能能;三打金弹炮打灯,还有那起火带炮两盏灯。”现在制的灯科技含量高,造型宏大气派,霓虹灯和彩灯条成为主流,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一起运用。但给人的感觉民俗味道不足。这天,九曲、秋千、旋床等活动全面展开。

正月十五,上元节正日。社火活动达到高潮。上午,各乡镇选出优秀节目代表本乡镇到市县参加调演或汇演。各代表队以彩车和彩旗仪仗队打头,轮流上场,都使出各自的绝活,令人赏心悦目。整个表演区,鼓乐齐鸣,鞭炮震天,气氛喧嚣热烈。

入夜,月挂中天,花灯齐放,旺火齐燃,焰火凌空。旧时,当地的焰火为当地匠人制作的地面火,称“土火”。这种“土火”虽土气十足,但创意特别,构思巧妙,制作精细,主要有“天鹅下蛋”、“猴子尿尿”、“炮打紫禁城”、“三打金弹”、“起火带炮满树霖”等。现在都是从烟花产地订购的高空火,多为礼花。同时,各种社火活动也融入其中,锣鼓齐鸣,炮仗连天。街道上,表演场,观众万人涌动,欢呼声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元宵活动达到高潮。

随后,各种红火即转入沿街各户,谓之转旺火。转旺火转到谁家,谁家都有一番接待。现今均由家户备烟酒接待或赏以钱物。

元宵节的饮食,以吃饺子为多。头天晚上包好,第二天一早吃。中午炒菜肉食,因下午基本没有红火活动,人们以酒食为乐。晚上则吃元宵。当地元宵多用江米滚制,内包各种馅。有蒸食、煮食、炸食,以煮食为多。

十六日继续热闹一天,至下午收灯。其他娱乐活动照常进行,有的直到十七八。特别是转九曲,深受人们喜爱。旧时,十六日下午各行各业社团敲锣打鼓,持香炷、牌位,到村外或五道庙送瘟神,谓之除百病。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

本文由 澳门法治报 作者:陈龙狮 发表,其版权均为 澳门法治报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澳门法治报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7

发表评论